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导致尿毒症的立因素,关于它你还有多少误区

  • 编辑:未知

蛋白尿是各种肾脏病常见的表现,是反映病情、预测进展速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它的发生不仅是营养蛋白的大量流失,更加重了病变肾小球的损伤,使病情加速向尿毒症发展。

但是很多肾友对蛋白尿一知半解,由此导致的误诊、误治屡见不鲜,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误区一:蛋白尿是一种特定的疾病吗?

不是的,搞清楚这个道理至关重要。

蛋白尿是许许多多肾脏疾病的共同表现,肾脏病变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肾脏病指的是疾病局限在肾脏,身体其他部位无明显异常,继发性肾脏病指全身性疾病或其他部位的疾病累及到肾脏所引起的病变。

导致尿毒症的立因素,关于它你还有多少误区?

对于蛋白尿者,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排除肾脏病变是否是继发性的。不少患者就是因为先发现了蛋白尿,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了慢性乙型肝炎、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淋巴瘤等疾病。查明病因,对症治疗,这样才能起到作用。

误区二:有蛋白尿就是有肾病么?

这个观点是错的!下面这些情况也会造成蛋白尿的出现:

1、正常人可以有尿蛋白一过性增加,主要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直立性蛋白尿,前者指因高温、剧烈运动或受寒等因素引起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的蛋白尿,去除上述因素后,蛋白尿消失。直立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蛋白尿只在站立时或嵴柱前凸位时出现,而在平卧时消失。

2、有些情况下,蛋白尿的形成是由于血浆中某些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浓度过高,经肾小球滤过的量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所引起,而肾脏没有任何病变,这种蛋白尿叫溢出性蛋白尿。

3、尿液自肾脏生成以后,途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而排出体外,尿液经过的途径中,任何部位有良性或恶性病变,都有可能引起蛋白尿。

误区三:尿常规阴性,是不是就一定没有蛋白尿?

尿液常规检测蛋白尿的敏感性不够,一是当蛋白尿超过正常值但是含量较少时,尿常规检测也可能是阴性的,所以在进行肾脏病筛查时,好同时检测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

二是蛋白尿受影响因素较多,若尿液比较浓,尿蛋白浓度就高,甚至正常人也可出现蛋白尿阳性。

也正因为如此,判断有无蛋白尿的标准是24小时尿液中的蛋白总量,而不是根据尿常规中有无尿蛋白。对于尿常规中有尿蛋白者,应进一步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了解蛋白尿的程度。

误区四:蛋白尿不多,就表示肾脏病不严重吗?

不是的,蛋白尿的多少,与肾脏病变不一定平行。肾脏病变的轻重,要结合蛋白尿多少、肾功能以及肾脏在显微镜下的病理改变综合判断。有些人蛋白尿不是很严重,但是肾脏功能已经减退,因此,切勿因蛋白尿不多(比如只有两个加)就疏忽未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