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儿童肾病综合征-早期有迹可循

  • 编辑:未知

据媒体报道“今年14岁的小华一直个头较矮,今年都14岁了,可个头在全班是矮的,而且体质较弱,浑身乏力,吃了许多营养品都没效。父母带他到医院咨询,经过医院化验检查,才发现患了肾炎,估计已发病多年,肾功能已受损坏,并引起骨生长障碍,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的表现。”而对于此类问题,医师表示,目前我国3亿多2岁到14岁的儿童中,有200多万名肾脏病患儿。患病儿童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期出现尿毒症。

同时,据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医疗救助,通过对名中小学生的肾病普查,统计出青少年肾病发病不低于3.8%。而高于95%患病的青少年,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肾病,更不知道肾病所造成的危害!

肾病医生介绍说,肾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重大疾病。繁重的学业,升学的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已经成为导致青少年肾病的主要原因。青少年一旦患有肾病就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据调查:青少年肾病患儿中每年有60.4%的孩子,由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导致肾脏随着病程的延长而一步步受到腐蚀,就算多次治疗后,能够孩子的病情,肾脏也会成为孩子体内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复发,严重的将危及生命。每年患尿毒症死亡的病人中有50.1%是由于其在青少年时期患肾病的病患发作而致。

“虽然一部分肾脏病患者起病隐匿,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有患儿会出现眼睑、颜面水肿,甚至双下肢水肿,有些患儿还会出现尿量减少,尿色异常如红豆汤样、洗肉水色、浓茶色或烟灰色等。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尿液中有较多泡沫,大量蛋白尿会导致蛋白质的流失,患儿营养不良,力差等,个别患儿还可能以贫血、生长发育迟缓或高血压起病。

所以,如果有肾脏病这些早期症状,家长一定要留心,万不可大意。”

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明显水肿。如果能够尽早发现、及时诊断,并给予及时干预的话,预后情况一般都较好,但如果处理不及时,则有可能会使病程延长、病情反反复复,它是儿童肾衰竭的首要原因,但又由于该病起病隐匿,常无明显的诱因。家长可以从以下蛛丝马迹发现早期的肾病综合征:

1、水肿。水肿是家长容易发现的,它主要是因为肾脏受损后不能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体液滞留体内组织间隙。常表现为初为晨起后眼睑或颜面水肿,然后逐渐遍及全身,一按下去可呈凹陷而无法很快弹起,再严重一点的甚至可有腹水或胸腔积液等,如果腹水、胸腔积液存在,就容易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病征。

2、尿液异常。肾脏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所以通常其受损后都可在尿中看出蛛丝马迹。当肾病综合征时,尿中排泄的蛋白质增多,这时可在尿液中发现很多泡沫,且经久不散,这也是肾病综合征的初表现,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尿液中泡沫增多,或伴有尿量减少,尿色变深时,就要高度警惕了。

3、气色差、乏力倦怠。当肾脏的排毒压力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尿毒素积聚时,孩子就会出现气色变差、乏力倦怠、食欲减退,所以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情况,在排除休息不够之后要警惕是否为肾脏疾病所致。

一旦孩子确诊为是肾病综合征时,家长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接受合理、规范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家长听说肾病综合征是可以自愈的,于是存着侥幸心理,希望自家孩子也可以不治而自愈,等到实在不行了才过来医院求治,或者一开始就自行而且单纯只服用中药而延误了治疗时间。还有个别家长害怕激素的,在使用激素一段时间后尿常规转阴,就自认为已不肯继续用激素而自行停药,结果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但其实,绝大部分的肾病是需要规范合理的治疗才能的。

二,在饮食和休息上也要非常注意。对有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在明显水肿、少尿的阶段,短期内要注意严格钠盐的摄入,否则会进一步引起水钠潴留而加重对肾脏的损害,待病情后可不必继续限盐,但要以低盐优质蛋白饮食为主。另外,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由于大量蛋白漏出体外,血浆蛋白含量一般都会比较低,所以要适当补充一定量的蛋白,建议以动物蛋白如乳、鱼、蛋、禽、牛肉为宜,但也要注意适可而止,因为如果疾病还没有得到就过多地补充高蛋白时,反而会加重“漏”的量和速度,因此,可同时定期就诊营养专科,由专业医生提供一个的饮食配餐。

三,由于肾病综合征的病程长、易反复。很多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急躁、悲伤和不配合治疗等情绪,这对治疗和预后都是不利的,因此,家长应该要做好患儿的心理疏导,增强患儿的意志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