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为什么要检查指标

  • 编辑:创始人

  膜性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外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着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点的肾脏疾病,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在临床上约80%~90%病人超过30岁,发病高峰以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多隐袭起病,病程呈缓慢进展,通常是大量蛋白尿,肾功能逐渐恶化。

  其临床表现及其主要特点如下:

  (1)约80%以上的病人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其余病人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

  (2)本病最早症状通常是逐渐加重的下肢浮肿,蛋白尿常为非选择性,不常见高胆固醇血症,随疾病进展,半数病人可发生高血压。

  (3)可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进入尿毒症。 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性蛋白尿为主,病人可有严重水肿。大量蛋白丢失可以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并发血栓形成,若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本病需要尽快治疗,但有一小部分可以自愈。

  膜性肾病的病理特征

  光镜及电镜观察,本病病理改变主要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以基底膜外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着为特点,在局部发生免疫性炎症,继之导致基底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变形,一般无系膜、内皮或上皮细胞的增生,亦无细胞浸润。免疫荧光发现主要以IgG和C3呈弥漫性均匀一致的颗粒状沿基底膜外侧分布,较少见IgM和IgA沉着。

  通过以上病理特征可以看出膜性肾病的病理发展中有大量的免疫蛋白沉积于肾脏基底膜上,导致肾脏基底膜静电屏障受损,肾脏滤过屏障受损,大量蛋白流失,从而导致肾脏病变,由于免疫蛋白的沉积而造成血液当中的免疫蛋白耗竭,所以血液当中的免疫指标可以下降,所以膜性肾病需要检查免疫指标。它对病人目前的病情发展,治疗用药及预后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膜性肾病大多缓慢起病,少数病人呈无症状性蛋白尿,多数病人(70%~80%)有大量蛋白尿,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与许多急性感染后肾炎不同,本病初期多无高血压,但随着疾病发展30%~50%病人出现血压升高。早期肾功能多正常,起病数周至数月因肾小球滤过下降、间质病变等因素可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本病易合并肾静脉血栓形成,我国发生率可达40%,诱发因素包括血清白蛋白过低(<2.0~2.5g/dl)、强力过度利尿、长期卧床等。